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名人 » 正文

郑新潮 [公元1913年-1986年]

428次  2020-08-24  分类 : 辽宁 沈阳  评论(0)
郑新潮,男,(1913.10---1986.1),原名:郑荣芳。辽宁沈阳新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事业的早期建设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马事业的创始人。抗战时考入黄埔军校炮科,亲历黄埔,面见蒋介石,因强谏抗战未果,奔赴延安,与毛泽东和朱德座谈。任延安抗大首席炮兵教官,创建延安炮校、宣化炮校、沈阳炮校、东北民主联军炮校、朱瑞等炮兵学校。八路军炮兵专家、军马行家,文人中的军人,军人中的文人。解放初,在军委炮兵司令部工作,受毛主席与朱德专门接见,此后郑新潮陪伴皇叔载涛工作10年,出任政协委员,终年74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沈阳。郑新潮拒绝接受日军奴化教育,从沈阳到北平读书,1937年8月,北平失守后,郑南下至南京考入黄埔军校步兵科,毕业前,在黄埔军校学员中再次选拔考入高级炮兵学校第五期尉官总队观通系,毕业时,成为第十四期第一总队炮科学员。1939年,受到东北抗日救亡总会高崇民、于毅夫的启发,通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引荐,带领五名黄埔军校同学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并受到毛泽东和朱德的接见,筹备延安炮兵学校。 随后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东干队与张学思在一起学习工作。1941年,投身创建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大第3分校改建延安军事学院,郑到延安军事学院任首席炮兵教员。1945年春担任延安炮校教官。同年秋,为了实现毛主席提出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随延安炮兵部队挺进东北战场,途中筹建宣化炮兵学校。1951年,调入北京军委炮兵司令部马政局工作。并参加撰写了由朱德同志主持的编写我军炮兵军战史工作。1953年,随军委炮司马政局转入军委总后勤部马政局工作。1961年,转入地方工作。在“文革”的十年浩劫中受到冲击,经受了抄家、批斗、蹲牛棚、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劳动改造等。文革后平反,恢复军籍(主任研究员--部、军级文职)。1986年1月,病世,终年73岁。

来源:比特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mr.abcbit.com/info/25840

相关推荐: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条)
  •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登录后可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比特名人资料网   
比特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