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名人 » 正文

杨木森 [公元1864年-1939年]

296次  2020-08-23  分类 : 河北 雄安新区  评论(0)
杨木森(1864~1939)字欣甫。安新南边吴村人。幼家贫,只读过3年私塾。父杨洛帅从推车串村卖布、线及杂货,后被保定庆丰义号聘为掌柜,他承父业做小买卖。庆丰义后在高阳设号,让他负责经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拿出积蓄3000吊,在高阳城隍庙街开设蚨丰号,自东自掌,经营布匹、绸缎、洋广杂货。
光绪三十二年(1906)后,高阳布业日渐兴盛,蚨丰号改营棉纱(土纱和洋纱)。同年,他和李条庵、韩佛卿、张造卿等人,发起成立高阳商会,提倡改造织布机用洋纱织宽白布。他从天津请来技术人员,仿日本田村洋行所售织布机,自制足踏式铁轮织布机,每台造价40银元。为推广铁机,他规定,凡用铁机、洋纱织宽白布的,只交半价,即可买一台铁机,并发给所需洋纱,织出的布交蚨丰号收购,蚨丰号发给加工费;所欠机价由手工费中逐步扣还。后来连半价也不要,只要有可靠的保人,即可领走铁机和洋纱。其他商号也仿此办理,使高阳织布业迅速发展。1912年蚨丰号改为布线庄,并在外埠设分号。除高阳总号外,遍布10余省,从业人员200多人,远达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和日本大阪。在高阳联系铁机1000余台,拥有资金200万元。到1937年还拥有蚨丰工厂、蚨荣洋行、久丰面粉厂、大亨工厂、久丰工厂等十几个商号和工厂,资金达400万元,成为高阳布业中最大的财团。1921年他被选为全国总商会副会长(正会长是上海虞洽卿),连任两任(六年)。
他为提高商号经营水平,又通过商会创办商业夜校,组织商号的学徒学习文化和商业道德、商业知识。这所夜校后来发展为正规的商业学校,为高阳布业的发展培养了不少人才。因办学成绩突出,他先后得到民国政府农商部二等嘉祥章和大总统授予的四等奖章。1916年获大总统颁予的六等嘉禾勋章,1927年为安新县师范讲习所捐资3000元资助办学,并获得“热心向学”匾额。同时,捐巨资修筑四门堤和高保公路,在高阳开设慈母医院舍药,开设粥场济困。
他在扩大财源的同时,也伙同地方 势力搜捕、杀害共产党员。1931年唆使安新县长赵仲朴拘捕了砸教育局的带头人、地下党员翟家俊。1932年伙同安新国民党政府抓捕了支持和参加“求粮”斗争的地下党员范连芳、马金池、韩印堂、陈其峰等人。他贿赂省、县政府官员,并由省政府下令将四区区长蒋其伦(共产党的同情者)、五区区长李之光(地下党员)、七区区长张琛(地下党员)等传到天津,予以解职拘监(李之光因事先察觉幸免于难)。他还依仗财势,大修家园,南边吴村原有东西两条大街,为扩建庄宅,强令80余户贫苦农民搬走,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逃至北平(今北京)。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比特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mr.abcbit.com/info/2040

相关推荐: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条)
  •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登录后可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比特名人资料网   
比特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