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名人 » 正文

郑端 [公元1639年-1692年,清初名臣]

299次  2020-08-23  分类 : 河北 衡水市 清朝 评论(0)
郑端(1639-1692),字司直,清初名臣,顺治十六年殿试金榜三甲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江南巡抚、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官居正二品。著有《政学录》、《日知堂文集》、《朱子学归》、《孙子汇徵》,均收入《四库全书》并传于世。
人物生平顺治顺治己亥科,殿试金榜三甲进士,翰林院庶吉士。
康熙6-7年任工部员外郎,奉命视三楚,清查弊政,使得当地吏治大振。
康熙7-9年任户部郎中,江西乡试主考官;康熙9-10年任贵州提学道,衔按察司佥事,重振当地文风,任间“明科条,绝请托”。三年丁父忧。康熙15-16年任陕西神木道,衔按察司佥事;在任期间赶上吴三桂三藩之乱,滇黔用兵,郑端“羽书旁午,事无留滞”。三年丁母忧。
康熙20-24年期间,任浙江甯绍台巡海道兼粮道,在任间“念弁丁运解之苦,加意周恤,一切陋规革除殆尽”,因政绩突出,被浙江巡抚举荐为“两浙,廉明第一”;康熙26-27年任湖南按察使,康熙27-28年任安徽布政使,期间正赶上康熙帝南巡,郑端身率属吏按南巡所需供给尽量从官府出,事事妥帖而不扰民,受到百姓爱戴,康熙帝钦赐御书“端清”二字。
康熙28-29年任湖南巡抚衔兵部侍郎。
康熙29-31年任江南巡抚衔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在两江富庶之地,郑端洁身自好,“廉以持躬,静以镇物”,兴利除害,对待属吏宽严相济,使他们不敢徇私枉法。郑端还停止两淮盐商的“岁献”陋规,抑制豪强权贵,从不畏惧妥协。
康熙三十一年卒于官署,康熙帝钦"全恤"之赐。

来源:比特名人资料网 欢迎分享!+收藏本文

本文链接:https://mr.abcbit.com/info/1541

相关推荐: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0条)
  • 相关文章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登录后可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比特名人资料网   
比特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