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其它

抱残守缺的典故

时间:2022-09-05 分类: 历史其它 查看: 68

1、抱残守缺出处
《汉书“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2、抱残守缺释义
“保”,今作“抱”,守住不放松。“抱残守缺”意为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现多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3、抱残守缺的典故
刘歆(xin辛)字子骏,西汉时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年少时以_诗书和善于写文章为汉成帝召用,拜为黄门郎(内廷侍从官)。嗣后与父亲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广泛研究各种学术。
汉哀帝即位,刘歆继承父业,总校群书。在校勘工作中,他阅读了许多秘藏的古籍,发现了一本古文《春秋左氏传》,大为爱好.
当时丞相史尹咸与刘歆一起校勘经籍,对《左传》很有研究。刘歆跟随尹咸和丞相翟方进学习了《左传》,并经过自己刻苦钻研,精通了《左传》的义理。
《左传》多古语古字,一般学者只是用作训诂(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而已。刘歆研究的方法不同,他用《左传》娜《春秋〉经文,把章句义理阐发得比较明白。因此他建议为《左传》等古籍建立学官。
汉哀帝知道后,就叫刘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左传》等一批古书的义理。诸博士不同意为《左传》等建立学官,都不肯讨论研究这件事。
刘歆对诸博士不肯参加讨论的态度很气愤,给管博士的太常发了一封公文,论述了历代以来,由于政府实行禁止私家藏书的法律,致使学术濒于灭绝,国家有大事往往暗昧不知,危害不小。
在公文中,刘歆指出了诸博士抱残守缺的原因。这些博士因陋就寡,没有真正的学问,怀着害怕别人识破他们的私意,没有服从真理的公心,所以宁愿因循守旧,而不肯探求新的学问。由于他言词痛切,引起博士们的怨恨。
刘歆因此遭到众儒诽镑,得罪了执政大臣,不得不请求及帝放他去做地浦,以免被害。
展开全文
上一组:因势利导的典故
下一组:尾生抱柱的典故
相关信息
盘点:古代地球上最著名的10大恐龙

众所周知,恐龙曾经是统治我们这颗星球的主人。如果要列出恐龙的所有种类的话,那估计有数万种,今天介绍下10大地球上最著名的恐龙。 1、中华鸟龙(最色彩缤纷的恐龙) 有很多恐龙都是长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来。中华鸟类是第一种被发现化石

揭开进化之谜:我们为什么要长嘴唇?

鸟类没有嘴唇,但也生活得很好。乌龟的嘴唇也硬化成喙。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长有嘴唇,人类也不例外。冬天的时候,我们的嘴唇容易干裂。吃饭的时候, 我们还可能将嘴唇误认为食物,把嘴唇咬伤。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不禁会问,这个环绕嘴巴的超级敏感

古代中国就有很重的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从古到今都没断过,论坛贴吧里经常上演地域对骂。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古时候,人们玩得比我们还不亦乐乎。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地域歧视,大多是出现于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XX地方的人都是骗子,我上

古代臭名昭著的“四大名药”

在古代医学上,完全依靠巫医和中医,来预防或是抵抗疾

那些一直未婚的政治女强人!

相较于男性,女性从政的少;而相较于男性,从政的女性单身的不少。有人把婚姻比作围城,有人把婚姻喻之飞蛾扑火,但不管怎样,走进婚姻的殿堂仍是绝大多数女性的选择。而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思想独立、叱咤政坛,她们身兼数职、工作勤奋,以至无暇

考古谜团: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考古学家就因此而不得善终。同样法老诅咒也多次应验杀死了许多打搅法老长眠的入侵者。法老诅咒为何屡屡应验?这中

汉代丧葬解密:中国历史上汉代贵族丧葬的奥秘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与其皇后的合葬墓园,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区及陵邑等部分组成。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布局规整,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充分显示了封建帝王事死如生的丧葬意识。陪葬墓园规

历史谜题:故宫三大殿为何不种树?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而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群。当我们去游览时,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象征皇权的前三殿的院内没有种植任何树木。为何如此大的三座宫殿连一棵树也没有? 紫禁城坐落于北京市的中心,现称为故宫,它是明清两代24位皇

曾经在云南建立过的八大神秘古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云南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美丽的彩云之南,不仅风景迷人,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神秘多彩。其实,云南历史上暗藏八打神秘古国,随小编一起揭开八大古国的神秘面纱。 1、古滇王国 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

中国古代盗墓贼是如何盗墓的?

近日,随着畅销小说《盗墓笔记》改变的网络剧,引发众多粉丝追捧,加上小说之前的热门状态,可见大家对盗墓既惊险刺激又充满了未知神秘的行当相当感兴趣。现代人盗墓拥有高科技的装备,那么,古人是如何盗墓的? 在史书中,被记载的盗墓者多是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