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为什么汉尼拔被誉为战略之父?

时间:2022-09-05 分类: 世界历史 查看: 145

汉尼拔(约公元前247~前183或前182) 迦太基统帅,军事家。迦太基将领哈米尔卡·巴卡之子。第一次布匿战争汉尼拔后随父去西班牙,受过良好教育和军事训练,立誓向罗马复仇。前221年任西班牙地区迦太基军队统帅。前219年率军攻占罗马在西班牙的同盟城市萨贡托。
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后,率步骑兵约6万人、战象数十头,从新迦太基城出发,穿过高卢南部地区,翻越阿尔卑斯山,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山南高卢。随后粉碎罗马人阻击,绕过敌重兵设防的阵地向罗马挺进。前217年6月在特拉西梅诺湖之战中几乎全歼罗马追兵。前216年在坎尼之战中,针对罗马军布阵特点,采取两翼包围战术,击败罗马军。同时,鼓动罗马"同盟者"叛离,使罗马陷于困境。此后,罗马军采取Q.费边的迁延战术,消耗迦太基军实力,而迦太基贵族因疑惧汉尼拔权重而不予必要的援助。前209年,汉尼拔的后方基地新迦太基城陷落。
前207年,其弟哈斯德鲁拔从西班牙率领的援军途中被罗马人消灭。汉尼拔孤军无援,被迫退守意大利南部。前204年,罗马军在北非登陆。翌年秋,汉尼拔奉命回国救援。前202年在扎马之战中被西庇阿(大)指挥的罗马军击败,迦太基被迫求和。前196年任迦太基最高行政长官,实行改革,遭到贵族派反对和政敌诬陷。翌年流亡叙利亚。曾向叙利亚国王安条克三世献计攻取意大利,未被采纳。前189年罗马击败安条克,汉尼拔辗转逃到小亚细亚。前183(一说前182)年在罗马人的追捕下服毒自杀。
汉尼拔生于公元前247年,当时迦太基与罗马正忙于进行第一次布匿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库斯”,故名),,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争夺西西里岛的控制权。西西里岛位于意大利南部与迦太基所在的北非海岸之间。截至公元前三世纪,迦太基已是一座古城。它由腓尼基人所建,到当时已有约五百年的历史。它有坚固的城防工事。据认为曾有居民七十万人。迦太基人与他们的腓尼基祖先一样,以航海与贸易为生。他们的船只驶遍了全地中海。在遍及西地中海地区的许多地方(包括西西里岛沿岸),他们都建立了小块殖民地。他们曾冒险闯过“赫尔克里斯石柱”(即直布罗陀海峡),沿欧、非两洲的大西洋海岸进行探险活动。在国内,迦太基人又是出色的农民。因此迦太基巨大财富的基础是农业与商业。
不过由于迦太基这个民族太热衷于财富,所以去从军的人很少,这也导致了汉尼拔,以及他以前的迦太基的将军带领的军队基本上是以雇佣军为主。本文的主角汉尼拔可以说是生在军事世家,他的父亲,他的弟弟,他的姐夫,都是迦太基国内重要的将军。
汉尼拔在欧洲被称为战略之父,这一称号是由汉尼拔的宿敌罗马人首先称呼。汉尼拔的指挥,演讲能力都相当的枪,当然他最为有名的还是他用兵的谋略(当然这种谋略也仅限于在欧洲的战争是里面着名,因为比起中国那些有名的兵书所教授的用兵策略,汉尼拔的用兵大概算得上正常了。)
关于他的指挥才能可以从他翻越阿尔卑斯山长征罗马这一壮举上看出。如前文所说,他手下的军队多是雇佣军。虽然他这次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损失巨大,从开始时的步兵五万人,骑兵九千,外加大约四十头战象,到结束时的只有一万二千名利比亚步兵、八千名伊比利亚步兵以及不到六千名骑兵,还有几头战象。但是如果没有他的指挥才能做保证大概会有更多的逃兵。
关于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有一部分人对历史记载的路线和时间由怀疑态度,因为根据以后战役中仍有战象参与战斗,可以证明汉尼拔的确把战象带到了亚平宁半岛的战场。但根据象的体形和速度,的确比较难从史书所记载的路线通过,而且更难以记载的时间完成这次长征。不过由于迦太基被罗马灭国后,整个城邦都毁于一旦,国人要么成为奴隶,要么被杀,所以后世没有迦太基人记载的关于汉尼拔的资料,只有汉尼拔的宿敌罗马人记录的关于他的资料,而由于这次长征算得上是汉尼拔对罗马的一次奇袭,所以罗马人也有可能并不完全知道汉尼拔所走的真正线路,而导致所记线路出错也是有可能的。
而汉尼拔的演讲才能则是在他最出名的几次战役握基努斯河战役,特雷比亚河战役和坎尼战役前的战前动员上表现出来的。因为这几次战役要么他手下的是疲惫之师,要么是对方力量占绝对优势。所以取得这几次的胜利,和他的战前动员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而他用兵的谋略则主要表现在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和坎尼战役上,前者罗马二万五千人全军覆没,汉尼拔损失了大约一千五百人。而现在欧洲军事术语中又把围歼战成为坎尼战,因为坎尼战是围歼战的中的典范。坎尼战役罗马军兵员组成为大约为步兵六万六千人,骑兵七千人。留守营地的罗马军约有一万人。汉尼拔方面为大约三万二千步兵与一万骑兵,余下大概有五千人守卫大营。而最后罗马军战死沙场的步兵多达四万,骑兵也有四千,留守罗马大营的一万士兵全数被擒。侥幸脱逃的罗马人不到一万五千名。,汉尼拔付出了死伤近八千人的代价。
霍尔沃德在《剑桥古代史》中写道,这是“汉尼拔的最高成就。它以其时机选择上的无比精确,骑、步兵战术的高度协调,表现出它是古代战争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军事艺术典范。
展开全文
上一组:世界十大享有水晶棺待遇的领导人
下一组:细数朝鲜历史上7位第一夫人
相关信息
英国皇室为什么能延续千年而屹立不倒

平静舒缓的泰晤士河是一条忙碌的水道,不时有游轮和驳船驶过。关于泰晤士河的航行,有一条已经执行近800年的规定。1215年签署的英格兰《大宪章》(MagnaCarta)第33条规定:泰晤士河以及英格兰

百年诺贝尔奖用之不竭的秘密,投资功不可没

据说,最初诺贝尔的遗产只有3100万瑞郎,从1901年至今的112年里,诺奖发放的奖金总额早已远远超过诺贝尔的遗产。诺贝尔奖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发放,要归功于投资理财。 1、3100万瑞郎增值

日本为何不学韩国废除汉字?

日本也试过,但最后还是决定保留。日本历史上,由于长期使用汉语文,大量的汉语词汇进入日语,如《角川国语词典》所收录的60218个日语词汇中,据统计,汉语借词多达33143个,占词汇总数的55%。 由于汉字在日本的长期使用及其深远影响,即使假名创

近现代史上已经消失的14个国家

1、琉球 全称为琉球王国,是曾存在于东亚琉球群岛的国家。自古以来,琉球就不断向中国称臣进贡,琉球历代国王都接受中国册封。1876年,日本在琉球设立司法机构,实际上吞并了琉球王国。1879年,日本在琉球群岛设冲绳县,并将琉球国王强制迁移到东

揭秘:希特勒为何终生不敢吃肉?

希特勒在历史上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用他那极具蛊惑力的言论,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在他身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异现象。纵观希特勒的一生,他从不吃肉。究竟是何原因使这个杀人狂魔不敢吃肉呢? 希特勒和他的情妇爱娃布劳恩,他吃的每顿饭都要

二战日本七大师团的战斗力及覆亡

仔细研究近代日本战争史,可发现不同部队、不同地域兵员的军风和精神面貌也不尽相同。以日军基本战斗单位师团而论,熟悉内情的人可以从序列番号中大致判别其战斗力水平。日本在建军方面,普鲁士模式成为日军的楷模,师团制也是仿照德式建立。1888

历史上美国曾七次帮中国渡过难关

1、帮助中国培养人才 清朝末年,中国眼看就要灭亡。美国看到,中国的衰弱只是因为科学知识的缺乏,于是替中国人培养科学人才。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留学生万里蹈海赴花旗,美国替中国培养了这些科学人才。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替中国

世界上62个国家名称的历史由来

1、日本 公元 7 世纪以前,日本以大和朝廷代表国家,称大和国。公元 607 年 (即中国隋炀帝大业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派 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向隋朝递交了国书,国书上称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 天子。由此启发,于是在公元7 世纪70年代

42公里又195米的马拉松的由来

历届奥运会上都有一项叫马拉松的比赛项目,马拉松的规定的距离为42公里又195米,为什么规定这样的距离?马拉松的由来又是怎样的?原来这是根据古代希波战争中的一次著名会战马拉松会战来的。 波斯帝国起源于西亚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在古代亚述和

千古谜题:为何古希腊雕塑都是裸体

熟悉古希腊的人们都知道,希腊是一个充满浪漫哲思的国家,所以出了很多伟大的哲学家,可是我们却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古希腊的雕塑都是不穿衣服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因为穿衣服不好雕刻吗? 古希腊最著名的雕塑之一《掷铁饼者》,显示了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