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俄国之父彼得一世

时间:2022-09-05 分类: 世界历史 查看: 139

1697年,荷兰滨海城市萨尔丹。这个荷兰著名的造船业中心来了一个俄罗斯大使团。说来奇怪,这个使团从事的外交活动十分有限,却总是前往造船厂不厌其烦地打听造船的问题。使团中的一个20多岁的高个子青年,索性住进了一个铁匠的小屋,在造船厂的木工间当了一名普通木匠。这位青年身体强壮,臂力过人,干起活来十分卖力,休息时总是向老师傅请教各种造船技术,并且不时作着记录。
造船厂的荷兰工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于是更加注意观察这位俄国青年。他自称米哈依洛夫,职业是水手,在使团里当一名下士随员。每当他写信回国时,总要盖上一个图章,上面刻的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学生”。更令人费解的是,俄国使团的官员经常来看望这个随员,态度毕恭毕敬,而这个随员同官员们讲话时,态度竟那样地随便。
荷兰工人不禁私下议论,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俄国沙皇,史称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出生于1672年5月,他的童年带有浓厚的戏剧性色彩。1682年,经过一场复杂的宫廷政变,10岁的彼得和同父异母的兄弟伊凡被同立为沙皇,但宫廷大权很快落入了彼得能干的异母姐姐索菲亚的手中。彼得和母亲被迫隐居到莫斯科近郊,过起“体面的”流放生活,无权过问政事。
彼得自幼同使馆区的外国人来往密切,深受西欧文化的影响。同时,他又酷爱军事游戏,终日同伙伴们在一起,生活在军事操练之中。他同伙伴们为了便于操练,建立了两个童子军团,一个叫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兵团,一个叫谢苗诺夫斯基兵团。随着彼得和同伴们年龄的增长,童子军团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武装。这就不能不引起索菲亚的恐惧和担忧。1689年,索菲亚策动装备最好的射击军叛乱,准备杀害彼得,正式夺取皇位。彼得闻讯后,率领童子军团迅速出击,镇压了叛乱,亲自执掌了政权。
此时的俄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商品经济逐渐活跃,全俄统一市场开始形成。但是,与西欧一些先进国家相比,俄国至少落后了半个多世纪,社会生活中仍充满着中世纪的愚昧。同时,由于俄国是一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因而无法扩大海外市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俄国的大陆封闭状况,打通出海的门户,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这一切都要求俄国能够尽快地弃旧图新。年轻的彼得一世顺应了俄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效法西方,实行改革。于是就有了前面发生的一幕。
1698年彼得返回俄国,为了使俄国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他在整个在位期间都鼓励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他的统治下,城镇的规模扩大了,资产阶级在数量上有了增长,扩大了影响。
彼得在统治期间创建了第一支规模可观的俄国海军,并且按西方的形式对军队进行改编,配备军服和现代火器,实行西方式的军事训练法。彼得也使俄国的民政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包括一项明智的改革,即提升公务员要根据其工作表现,而不是其世袭地位。
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他颁布法令,规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虽然他后来对此项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虽然他制订的政策有许多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顺应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
彼得认为俄国正教会是一股落后的、反动的势力。彼得成功地对正教会实行了部分改组,并在很大的程度上获得了对它的控制。彼得在俄国创办非宗教学校,鼓励发展科学。他还引进了欧洲通行的儒略历,并使俄文字母现代化。在他的统治期间,俄国创办了第一家报纸。
除了所有这些内务改革外,彼得还对外交政策实行改革,这对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年攻克了亚速港,从而在某方面来说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统治晚期,土耳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1711年他被迫把亚速港交还给土耳其。后来,又发生了同瑞典的战争,取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打败瑞典军队后,俄国跃居到了欧洲强国之列。彼得在战后也被枢密院尊为“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也正式改称“俄罗斯帝国”。
不久,彼得在涅瓦河两岸,即在征服瑞典所获土地的一部分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圣彼得堡。1721年他把首都从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从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国与西欧交往的主要地点。
展开全文
上一组:革命巨头罗伯斯庇尔
下一组:革命导师列宁
相关信息
英国皇室为什么能延续千年而屹立不倒

平静舒缓的泰晤士河是一条忙碌的水道,不时有游轮和驳船驶过。关于泰晤士河的航行,有一条已经执行近800年的规定。1215年签署的英格兰《大宪章》(MagnaCarta)第33条规定:泰晤士河以及英格兰

百年诺贝尔奖用之不竭的秘密,投资功不可没

据说,最初诺贝尔的遗产只有3100万瑞郎,从1901年至今的112年里,诺奖发放的奖金总额早已远远超过诺贝尔的遗产。诺贝尔奖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发放,要归功于投资理财。 1、3100万瑞郎增值

日本为何不学韩国废除汉字?

日本也试过,但最后还是决定保留。日本历史上,由于长期使用汉语文,大量的汉语词汇进入日语,如《角川国语词典》所收录的60218个日语词汇中,据统计,汉语借词多达33143个,占词汇总数的55%。 由于汉字在日本的长期使用及其深远影响,即使假名创

近现代史上已经消失的14个国家

1、琉球 全称为琉球王国,是曾存在于东亚琉球群岛的国家。自古以来,琉球就不断向中国称臣进贡,琉球历代国王都接受中国册封。1876年,日本在琉球设立司法机构,实际上吞并了琉球王国。1879年,日本在琉球群岛设冲绳县,并将琉球国王强制迁移到东

揭秘:希特勒为何终生不敢吃肉?

希特勒在历史上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用他那极具蛊惑力的言论,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在他身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异现象。纵观希特勒的一生,他从不吃肉。究竟是何原因使这个杀人狂魔不敢吃肉呢? 希特勒和他的情妇爱娃布劳恩,他吃的每顿饭都要

二战日本七大师团的战斗力及覆亡

仔细研究近代日本战争史,可发现不同部队、不同地域兵员的军风和精神面貌也不尽相同。以日军基本战斗单位师团而论,熟悉内情的人可以从序列番号中大致判别其战斗力水平。日本在建军方面,普鲁士模式成为日军的楷模,师团制也是仿照德式建立。1888

历史上美国曾七次帮中国渡过难关

1、帮助中国培养人才 清朝末年,中国眼看就要灭亡。美国看到,中国的衰弱只是因为科学知识的缺乏,于是替中国人培养科学人才。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留学生万里蹈海赴花旗,美国替中国培养了这些科学人才。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替中国

世界上62个国家名称的历史由来

1、日本 公元 7 世纪以前,日本以大和朝廷代表国家,称大和国。公元 607 年 (即中国隋炀帝大业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派 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向隋朝递交了国书,国书上称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 天子。由此启发,于是在公元7 世纪70年代

42公里又195米的马拉松的由来

历届奥运会上都有一项叫马拉松的比赛项目,马拉松的规定的距离为42公里又195米,为什么规定这样的距离?马拉松的由来又是怎样的?原来这是根据古代希波战争中的一次著名会战马拉松会战来的。 波斯帝国起源于西亚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在古代亚述和

千古谜题:为何古希腊雕塑都是裸体

熟悉古希腊的人们都知道,希腊是一个充满浪漫哲思的国家,所以出了很多伟大的哲学家,可是我们却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古希腊的雕塑都是不穿衣服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因为穿衣服不好雕刻吗? 古希腊最著名的雕塑之一《掷铁饼者》,显示了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