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铁血宰相俾斯麦

时间:2022-09-05 分类: 世界历史 查看: 136

在世界近代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的德意志各邦归于统一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它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欧洲的政治地图和力量对比,也对全世界乃至现代史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与一代名相俾斯麦的名字是连在一起的。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从上至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其一生正是德国从封建专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再走入列强行列的重要历史时期。
1815年4月1日,俾斯麦出生于普鲁士雪恩豪森一家大容克贵族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他父亲的庄园里度过的。大学期间,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1835年于柏林大学毕业后,俾斯麦回到老家管理自己的两处领地。强壮的体格,粗野的个性,对待农民的残忍,追求目标的毅力和不择手段,以及现实主义的态度,构成俾斯麦鲜明的性格特点。在19世纪40年代,俾斯麦政治上属于顽固的保守派。1848年革命时,俾斯麦在自己领地上组织军队,准备前往柏林“勤王救驾”,武力镇压革命。他尖刻地嘲讽法兰克福全德国民议会中资产阶级代表们的清谈阔论,主张用武力把它驱散。俾斯麦狂热的容克信念和立场赢得国王的赏识,1851-1858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公使,1861年改任驻法公使。因此,他能清楚地了解俄国和法国统治阶层的意愿和图谋。
1862年,俾斯麦得到国王威廉一世的赏识,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麦是一个主张使用武力的顽固分子,这就使他当上宰相后深知该如何使用武力去对付敌人。俾斯麦当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联邦议会上发表了他的首次演说。他非常激动地说道:“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他的武力!”这就是“铁血宰相”的由来。那么他这番演说用意何在呢?
自9世纪以来,德国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19世纪中叶,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束封建城邦割据。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但是怎样实现统一呢?俾斯麦认为,就是通过王朝战争,在容克阶级的领导下,自上而下地建立统一的君主国。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一步,就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三步就是1870年的对法战争。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拿破仑三世吹嘘说,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他对德国事务的不断干涉,激起德国民族运动的高涨。同时,欧洲列强也因同法国有矛盾而宣告“中立”。俾斯麦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取得节节胜利。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但俾斯麦并不以此为满足,驱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
俾斯麦统一德国后,执行为大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利益服务的政策,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但他的“铁和血”却没有因此而停止。1871年他参与镇压了巴黎公社。在国内,他为了加紧镇压德国工人运动,于1878年颁布了所谓《反社会主义者非常法》。他对外组织军事集团,极力巩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同时,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掠夺殖民地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到19世纪80年代末,俾斯麦的内外政策连遭失败,新上台的皇帝威廉二世也不喜欢他。这样,俾斯麦被迫于1890年3月17日下台,最终成为自己所定制度的牺牲品。
德国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它有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是进步的。但是,俾斯麦本人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的“铁血”政策却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德国历史。统一后的德国实力逐渐强大,受“铁血政策”的不断影响,德国逐渐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展开全文
上一组:圣雄甘地
下一组:解放者林肯
相关信息
英国皇室为什么能延续千年而屹立不倒

平静舒缓的泰晤士河是一条忙碌的水道,不时有游轮和驳船驶过。关于泰晤士河的航行,有一条已经执行近800年的规定。1215年签署的英格兰《大宪章》(MagnaCarta)第33条规定:泰晤士河以及英格兰

百年诺贝尔奖用之不竭的秘密,投资功不可没

据说,最初诺贝尔的遗产只有3100万瑞郎,从1901年至今的112年里,诺奖发放的奖金总额早已远远超过诺贝尔的遗产。诺贝尔奖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发放,要归功于投资理财。 1、3100万瑞郎增值

日本为何不学韩国废除汉字?

日本也试过,但最后还是决定保留。日本历史上,由于长期使用汉语文,大量的汉语词汇进入日语,如《角川国语词典》所收录的60218个日语词汇中,据统计,汉语借词多达33143个,占词汇总数的55%。 由于汉字在日本的长期使用及其深远影响,即使假名创

近现代史上已经消失的14个国家

1、琉球 全称为琉球王国,是曾存在于东亚琉球群岛的国家。自古以来,琉球就不断向中国称臣进贡,琉球历代国王都接受中国册封。1876年,日本在琉球设立司法机构,实际上吞并了琉球王国。1879年,日本在琉球群岛设冲绳县,并将琉球国王强制迁移到东

揭秘:希特勒为何终生不敢吃肉?

希特勒在历史上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用他那极具蛊惑力的言论,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在他身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异现象。纵观希特勒的一生,他从不吃肉。究竟是何原因使这个杀人狂魔不敢吃肉呢? 希特勒和他的情妇爱娃布劳恩,他吃的每顿饭都要

二战日本七大师团的战斗力及覆亡

仔细研究近代日本战争史,可发现不同部队、不同地域兵员的军风和精神面貌也不尽相同。以日军基本战斗单位师团而论,熟悉内情的人可以从序列番号中大致判别其战斗力水平。日本在建军方面,普鲁士模式成为日军的楷模,师团制也是仿照德式建立。1888

历史上美国曾七次帮中国渡过难关

1、帮助中国培养人才 清朝末年,中国眼看就要灭亡。美国看到,中国的衰弱只是因为科学知识的缺乏,于是替中国人培养科学人才。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留学生万里蹈海赴花旗,美国替中国培养了这些科学人才。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替中国

世界上62个国家名称的历史由来

1、日本 公元 7 世纪以前,日本以大和朝廷代表国家,称大和国。公元 607 年 (即中国隋炀帝大业三年,日本推古天皇十五年),日本派 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向隋朝递交了国书,国书上称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 天子。由此启发,于是在公元7 世纪70年代

42公里又195米的马拉松的由来

历届奥运会上都有一项叫马拉松的比赛项目,马拉松的规定的距离为42公里又195米,为什么规定这样的距离?马拉松的由来又是怎样的?原来这是根据古代希波战争中的一次著名会战马拉松会战来的。 波斯帝国起源于西亚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在古代亚述和

千古谜题:为何古希腊雕塑都是裸体

熟悉古希腊的人们都知道,希腊是一个充满浪漫哲思的国家,所以出了很多伟大的哲学家,可是我们却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古希腊的雕塑都是不穿衣服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因为穿衣服不好雕刻吗? 古希腊最著名的雕塑之一《掷铁饼者》,显示了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