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名人资料网,著名人物网,名人名言,历史故事
林佐三(1846~1899年),生于阳江县县城(今江城区南恩街道)北门街。少年学医,搜罗医书,夙夜攻读,久而有得。成年,在家悬壶,诊室名“意也山房”,以治鼠疫著名。清光绪时,阳江常发生鼠疫,医者用吴、喻两氏法,收效不大。独他得其法外意,再
林葆莹(1838~1897年),字季石,又字樨雪、春和子,生于阳江县县城(今江城区漠阳街道)盐场衙。好读书,以词章著称。尤喜研究金石碑帖,善书法,有古意,以隶书著名。早岁应试,久而未遇。后以《观风卷》为学使汪鸣銮赏识,对他所作素馨花七言排
粱树基,字德圃,生于阳江县太平乡(今江城区平冈镇)麻梨村。少敏悟,好学求师,曾到广州跟随何朴园、何介峰诸先生研习。清光绪八年(1882年)乡试入副榜。光绪十三年援例捐训导,先后任从化、石城教谕,电白、澄迈、嘉应州训导。以后不再为官。他爱亲
邓琳(1829~1893年),字文石,别号鼍阳居士,生于阳江县县城(今江城区南恩街道)北门街,清代举人,书法家,诗人,教育家,公益家。幼孤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举(第六十三名举人)。后屡试不第,转而从事教育和社会活动。咸丰四年(
莫鸿猷,字宣三,生于阳江县城郊(今江城区岗列镇)龙涛村,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恩科第二名举人。后来七次应试未入选。曾到北京十多年,当景山官学教习。期满被召见,拟派任知县,但他想到父母年老,遂辞官回乡,在濂溪书院主讲。他存心仁厚,无疾言
陈辉楼(生卒年不详),名萼齐,字肇春,号辉楼。清末民初塘口车湖贯塘村人,为清末最后一科秀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塘口土匪为患,阳江同知田明矅委陈辉楼操练乡勇,应付匪患。他办事诚信,竭诚乡梓,匪患得止,获朝廷封赠五品顶戴。陈
刘子校(1818~1893年),阳西塘口横山崖岭村人,刘子校幼年家贫,成长后奋发攻读,于光绪八年(1882年)考取举人,获文魁匾。次年殿试中赐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官至都察院副御史。刘子校在京为官数年,即告老还乡。回乡后,热心地方文
陈秉让(1819~1877年),阳西溪头陈石村人。少时家穷,16岁时,父母给他在上洋村姚员外订下一门亲事,18岁时父母想为他完婚,女家嫌其家贫,婚事告吹;后来娶了女家丫环。婚后的陈秉让发奋读书,考取拔贡。他发迹后,依照上洋大屋样式在陈石村
戴锡伦(生卒年不详),河南省光山县人,清嘉庆进士,官至广东高州太守,人称戴太守。戴锡伦为官清正,好结交朋友。高州任内,地方发生黄肿病,患者急剧增加,疫情十分严重。戴锡伦急召地方缙绅和民间医生,征求治疗方法,还亲自为老百姓聘请名医,
何恬斋(1721~1807年),名甘泉,字若虚,恬斋是他的号。阳西县织篢镇大洲村(大)人,人称何五公。何恬斋原籍江城,20岁时在织篢镇上行街买下一块地,开设福记油糖铺(即后来的南盛源、同盛祥两铺),除经营油糖外,还进行凉果加工。何恬斋利用
Powered By 比特名人资料网 比特名人资料网分享世界名人资料,全国著名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著名历史事件,珍贵历史图片等资源!